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晚清名臣丁宝桢家庭家教家风的现代启示
从黔山入籍到忠厚传家
来源:  作者:  编辑:图书馆  日期:2025-09-23  点击率:28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为深入探究丁氏家风的深刻内涵、领略古代家风魅力,本期图书馆(励学书院)红枫讲坛有幸邀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省黔学研究院研究员赵青老师2025年9月19日13:30在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开展晚清名臣丁宝桢家庭家教家风的现代启示主题讲座线上线下师生积极参与共同追溯丁氏家族迁入贵州的历史背景,解读其家风传承的精神内核与现代价值。

赵青老师循着“丁氏入黔”的脉络,从“黔山之子的书香官宦之家”“以身作则的实心做事家教”“四不箴言的忠厚传家家风”三大维度,带大家读懂丁宝桢的家庭家教智慧,探寻其对当代的启示。

     首先,移民入黔——丁氏家族的黔地扎根乾隆年间,受清政府西南移民政策及“改土归流”制度推动,丁宝桢高祖从江西临川迁入贵州平远州(今织金)。丁氏自此在黔地扎根繁衍。入黔后,家族秉持“读书耕田不误时”家训,形成耕读传家传统。丁宝桢自幼受此熏陶,其成长轨迹深刻印证“书香官宦之家”的教育底色。在此赵青老师特别提及,丁氏家族与李端棻等贵州名人关联深厚,凸显了黔地文化家族间的相互滋养。再次,以身作则——实心做事的家教实践赵青老师解析丁氏家教核心理念,以丁宝桢《丁文诚公家信》为核心,强调“做官原是讲求做事”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这种“以身作则、实心做事”的家教培养了丁氏子孙“不怠惰、不推诿、不轻忽、不暴躁”的处事原则。最后、四不箴言——忠厚传家的家风内核赵青老师提炼丁氏家风精神实质,将“四不箴言”定为家族传承的核心准则:不钻营谋私、不妄取民财、不苟且行事、不忘本爱民。丁家为其子孙留下的家规诗“廉洁奉公身高洁,尊老爱幼在天涯;一旦蒙恩受命时,不负朝廷不负家”,更成为家风的生动写照。

 


      讲座最后,赵青老师指出,丁宝桢“清风亮节,冠绝一时”(李鸿章语),其“报国爱民、清正廉洁”的精神在当代仍具现实意义。丁宝桢家风中“修身立德、责任担当”的理念,与教师职业素养培育、幼儿品德启蒙教育高度契合,建议师生将传统家风精髓融入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

  

     此次讲座内容详实、内涵深刻,是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通过讲座,不仅让师生深入了解了贵州本土历史名人的精神遗产,更为师生搭建了“从传统家风中汲取教育智慧”的学习平台,激励全体师生以丁宝桢为榜样,在修身治学中传承良好家风,在教育实践中涵养育人初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作者:
编辑:图书馆
上一篇:忠义与反抗:《水浒传》的英雄传奇与悲剧命运
下一篇: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首届“6·9国际档案日”档案知识竞赛活动
网站声明 | 网站管理

Copyright©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